ISCC认证对农业碳中和的三个途径要求范围标准
在全球推进双碳减排过程中,越来越多人形成共识,未来农业会成为碳中和的主力军,农业碳中和所得收益会远远超出农产品收益。
我国农业以占全球9%的耕地,生产供应占全球20%的人口的食物和纤维需求。中国的农业既面临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任务,农业固碳减排还将为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农业低碳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动力,也是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
ISCC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是一个全球适用的可持续发展认证体系,也是第一个能够证明可持续性和温室气体节减的各种生物量和生物能源的国际认证系统,它由开放的多方利益相关者程序制定,其成员包括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目标是在全球供应链中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上可持续生产和使用各种生物质。
ISCC认证对农业碳中和的三个途径要求范围标准:
一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量或产品的排放强度。如采用水稻间歇灌溉控制甲烷、提高肥效降低N2O排放,以及改善动物健康和饲料消化率控制肠道CH4,提高畜禽废弃物利用率和效率减少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等措施,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二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和草地固碳增汇能力。包括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人工种草和草畜平衡等,通过提升农田草地有机质可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能力,转农田从碳源到碳汇。
三是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抵扣生产生活能源碳排放。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可生产生物天然气、生物液体燃料、燃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抵扣生产生活使用的化石能源的排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ISCC认证机构辅导】【ISCC认证审核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