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CPLUS对农业种植可持续碳减排追溯体系要求
2025-11-24 阅读量:26
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加快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力争在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农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其可持续转型已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命题。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ISCC)推出的PLUS认证体系,正以全链条规范、碳足迹量化、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优势,为农产品种植的碳减排实践提供坚实的认证支撑,推动农业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友好型”加速转变。
在农产品种植环节,ISCCPLUS通过标准化规范为碳减排提供明确路径。认证体系强制要求种植主体采用良好农业实践,比如优化肥料施用结构减少甲烷排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鼓励利用农业废弃物开发生物质能源,实现“变废为宝”的循环利用。这种“减排+固碳”双轮驱动的模式,在天然橡胶、粮食作物等领域已得到成功验证。
该体系采用“质量平衡法”这一先进的监管链技术,即便认证材料与非认证材料在物理上混合,也能通过精准簿记实现可持续材料的全程追踪,确保每一份碳减排成果都可量化、可溯源。对于种植企业而言,这种透明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能满足欧盟碳关税、碳足迹披露等政策要求,更能让消费者清晰感知产品的环保价值,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ISCCPLUS认证为农产品种植提供了清晰的转型方向。从泰国的经济作物种植到非洲的天然橡胶产业,越来越多的种植主体通过这一认证实现碳减排与产业升级的同步推进。随着认证体系的不断完善,它将进一步打通农业碳减排的技术路径与市场通道,让“低碳种植”从企业自愿行为转变为产业标配,最终推动全球农业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