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CPLU对适用规范行业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体系要求
2025-10-31 阅读量:14
ISCCPLUS认证作为国际公认的可持续性与碳认证体系,正以其全链条的规范标准和跨行业的适配能力,成为引导各行业生产工序实现高效碳减排的核心抓手,为企业平衡环保责任与商业价值提供了可行路径。
而是构建了覆盖“原料-过程-追溯”的全周期碳减排规范体系,其核心逻辑体现在三个层面。
原料端的低碳源头管控是减排基础。认证严格禁止使用毁林、泥炭地开发等破坏高碳储量土地的原料,优先支持再生料、废料残渣等循环原料的使用,甚至对餐厨废油等废弃物原料给予双倍减排积分激励。这种原料筛选机制从源头切断了高碳排放的供应链起点,例如再生塑料制品需含30%以上回收料才能满足认证要求,直接推动企业减少对原生石化原料的依赖。
生产过程的碳足迹量化是减排关键。认证要求企业按照ISO14067标准开展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明确生产各环节的碳排放节点与强度,并通过技术改造实现针对性减排。2024年认证标准升级后,碳排放核算需符合更严格的ISO14064-1:2024要求,进一步倒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
供应链的全链条追溯是减排保障。认证强制要求建立数字化追溯系统,可通过区块链、IoT等技术实现原料流向、生产能耗、排放数据的实时监控,同时允许企业选择质量平衡法或物理分离法进行原料追溯管理,确保减排成效可核查、可验证。这种透明化管理机制,让碳减排从企业内部的“自说自话”变为全行业认可的“可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