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森林加工厂实现ISCC认证碳中和目标建议
2023-08-21    阅读量:546

    中国森林碳汇的发展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是重要的经济资产和环境资产,作为林业产品可以产生经济价值,作为生物可以固定二氧化碳,除此之外生物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展林业可以为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带来经济收入,同时在碳交易市场的平台上,林业通过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贡献实现其经济价值。

    ISCC是通过开放的多利益相关方流程开发的,并由包括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在内的160多个成员组成的协会管理。ISCC认证致力于建立一个保护森林、高碳储量土地和生物多样性、使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的方式生产生物质和其他原材料的世界。

    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碳减排,比如节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等。二是增加碳汇,也就是能够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空气中的碳浓度,通过发展固碳技术或者生物碳汇。比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植树造林等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固定。另外,生物具备强大的固碳潜力,因此有效开发生物固碳可以成为缓解气候变化举措的补充。

    可持续森林加工厂实现ISCC认证碳中和目标建议:

    首先,林区分区管理可以充分实现森林的经济和生态功能,可以划定林区的一部分用于森林产品、生物能源和其他生产活动;另一部分作为碳汇林加以保护,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在环境治理中应充分考虑森林碳汇。中国森林破坏已经得到重视,不会再牺牲森林资源为代价来发展农业。进一步,政府应充分重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将林业纳入缓解气候变化的战略规划中。

    其次,需要探索可以商业化发展的森林经营模式。中国林业经营模式目前主要包括单户经营、联合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等模式。应根据资源特点、市场风险和经济收益等因素选择不同的生产经营模式,在选择经营模式时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碳中和背景下,林业发展需要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随着森林资源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林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林业十三五规划”提出了要加强林业生态资源的科学经营等要求,推动林业发展商业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如何推动林业经营模式的改革,有学者提出需要根据中国林业的特点,分为国有林区、平原绿化区、防护林区、城市林业和自然保护区五大类别分别制定经营模式。其中平原绿化区、防护林区、城市林业和自然保护区主要是实现林业的环境效益,是不能以经济效益为经营目标的。

    国有林区需要实现林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发展,应制定和采用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的林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对于实现林业的经济效益,有些企业将森林资源进行集约化利用,以自然资源的经营和维护为中间目标对商业模式进行变革,从最初传统的林木产品销售,到目前形成从种苗培育、林木种植、林产品加工到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林业一体化商业模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最后,推进森林碳汇的发展并有效发挥森林固碳能力的经济效益,需要构建完备有效的碳交易市场平台。中国在2011年形成了七个碳交易试点城市,之后在2017年开始构建全国碳交易市场,需要进行碳减排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选取节能技术进行减排,或是在碳交易市场上购买配额来抵消自身的排放量。碳市场的建立给碳排放超标的企业更加灵活的应对机制,同时给森林碳汇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平台。

    森林作为一个有效固碳的生态系统,其生态价值也需要市场平台来实现其经济价值,可以避免乱砍滥伐、占用林业用地发展农业的现象。碳市场能够更有效实现森林生态价值,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有效价值补偿。

ISCC认证培训辅导咨询】【ISCC认证审核标准

  • 验厂之家创立于
  • +
    旗下拥有子公司
  • +
    拥有专业技术人才
  • +
    合作客户